贺州市木材加工“卡脖子”难题迎来破局
贺州市木材加工“卡脖子”难题迎来破局,原材料不足、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制约着贺州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为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
贺州市木材加工“卡脖子”难题迎来破局,原材料不足、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制约着贺州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为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搭建政银企保的沟通平台,推动林业金融创新改革发展,近日,贺州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座谈会,组织银行、担保机构、林业企业、区直国有林场在贺场外造林部共寻破局之策,并邀请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贺州市工作队和贺州市实体经济服务员八步分队参加。
参会人员围绕绿色金融赋能、产业链升级以及木材加工企业调研提纲等内容,就经验做法、瓶颈问题及对策建议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身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宝贵经验。“现在回款周期延长,我们企业面临着流动资金的压力,近期正在争取银行和信贷融资企业的支持,希望他们抓紧时间,帮助解决资金问题。”贺州硕林木业有限公司周日磊说。
针对企业困境,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贺州市工作队和贺州市实体经济服务员八步分队、贺州市林业局、银行和信贷融资企业积极回应。5家金融机构带来的绿色金融政策及信贷产品,更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思路。这些政策和产品聚焦木材加工产业绿色发展需求,旨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各县(区)林业部门将强化企业服务,深入一线解决企业融资、要素保障等难题,指导临规企业上规入统,助力企业增产增效。推进以商招商,针对木材加工产业链短板,充分发挥本土木材加工企业优势,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规上企业和临规企业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对企业生产人员、重点工作区域等做好提醒防范、隐患排查整治等,全力抓好林业安全生产工作。
推荐阅读: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73%),是广西重要的木材产区。其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资源依赖、粗放经营向园区集聚、链条延伸和绿色转型不断升级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资源开发与粗放起步(改革开放初期 - 2000年代初)
资源基础: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松、杉、桉等速生树种),早期以原木采伐和初级锯材加工为主。
产业形态: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技术装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为建筑用锯材、简易家具部件等)。
市场导向: 主要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基础建设需求。
特点: 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开始显现,产业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
第二阶段:承接转移与规模扩张(2000年代中期 - 2010年代初)
关键驱动: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产业升级和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的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企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贺州凭借区位(毗邻广东)、资源、劳动力和政策优势,成为重要的承接地。
产业变化:
吸引了部分广东等地企业落户,带来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企业规模有所扩大,出现了一批中型木材加工厂。
产品线开始拓宽,除锯材外,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生产开始兴起,家具制造(尤其是板式家具)初具规模。
发展模式: 仍以资源驱动为主,产业链条较短,精深加工不足,环保压力持续增大。
第三阶段:园区集聚与产业升级(2010年代中期 - 2020年前后)
重要里程碑:
广西贺州现代林业产业园(平桂区): 2013年左右开始规划建设,成为贺州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和转折点。园区定位清晰,旨在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完善配套、提升环保水平。
政策引导: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林产工业发展,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出台招商引资、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扶持政策。
显著特征:
园区化集聚: 大量木材加工企业向平桂林业产业园等园区集中,改变了“散乱小”的局面,形成了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园区内基础设施、物流、环保设施等配套逐步完善。
产业链延伸: 产业不再局限于初级加工,人造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产能大幅提升,成为核心产品。下游的定制家具、木地板、木门、木制工艺品等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加速聚集,产业链日趋完整。
技术升级: 引进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如连续压机、数控加工中心)的企业增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市场拓展: 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及周边,还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贵广高铁、高速公路)销往珠三角、长三角乃至全国,部分出口东南亚等地。
品牌意识萌芽: 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认证。
第四阶段: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2020年 - 至今)
核心挑战与机遇:
环保政策趋严: “双碳”目标、环保督察对产业的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产业升级。
资源约束显现: 本地木材供应增长有限,对原材料(原木、木片)的稳定供应提出挑战,需要拓展国内外采购渠道,发展循环利用(如利用枝桠材、废旧木材)。
市场竞争加剧: 全国人造板产能结构性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挤压。
区域战略机遇: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贺州作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承接大湾区高端家居产业转移、拓展大湾区市场迎来新机遇。
发展方向与举措:
绿色发展: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如使用环保胶黏剂、升级废气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绿色工厂,发展循环经济。环保合规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底线。
结构优化:
提升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高端家具(全屋定制、智能家居)、高端环保人造板(无醛板、阻燃板)、高附加值木制品(精品木艺、乐器配件等)。
智能制造: 加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和柔性制造能力。
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完善产业链: 吸引和培育设计研发、五金配件、表面处理、智能家居系统集成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更完整、更高端的产业集群。
原料保障多元化: 加强与国内外木材产区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链;鼓励发展木材贸易;推动林业可持续经营。
平台建设: 依托园区,建设木材交易市场、研发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现状与地位
贺州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和高端绿色家居产业集聚区。
木材加工产业是贺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就业贡献巨大。2022年数据显示,贺州木材加工产值约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人造板产量占广西的70%左右。
广西贺州现代林业产业园(平桂) 是核心载体,吸引了包括大自然家居、科莱福木业、广西东升木业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从原木加工、人造板生产到家具制造、木地板、木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正积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努力打造成为面向大湾区的“高端绿色家居新都”。
总结
贺州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过程,是资源禀赋驱动、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引导集聚、环保倒逼升级、区域战略赋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经历了从分散粗放到园区集聚,从初级加工到产业链延伸,从资源消耗到追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变。未来,如何在资源约束、环保要求和市场竞争中,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贺州木材加工产业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多关于 "贺州木材加工" 的相关文章
新闻热门搜索词
相关木业资讯推荐
最新木业资讯推荐
-
1109282
-
1099321
-
1069845
-
1069110
-
2089260
-
2085926
-
2076881
-
2075001
- 06-12露营木屋生产厂家
- 06-07现货桦木木皮销售,桦木皮批发
- 06-07现货桦木木皮批发
- 06-072千吨象木又叫栗木原木低价出售
- 05-27云南水性漆/水性涂料销售-科冠货源厂家
- 06-13绿檀木材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 06-13铁力木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 06-13樟子松原木价格行情最新走势
- 06-13菲律宾条纹乌木价格行情最新
- 06-12缅甸柚木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 06-12求购:柏木楸木棺材料
- 06-12求购:门套基板材
- 06-08求购:松木木片出厂价每吨850元左右
- 06-07求购:缅甸花梨汉宫沙发
- 06-06求购:柞木木皮
- 05-09凭祥龙之涵新中式缅甸花梨沙发报价是多少
- 05-06凭祥龙之涵缅甸花梨木躺椅子贵不贵
- 04-16河南永晟蒸煮核桃木烘干板材价格
- 04-15河南永晟白杨木无结板价格多少
- 04-13河南永晟白椿木(国产白蜡木)烘干板材价格多少钱一方
- 05-25拼板质量的太差?富深给你解决方案
- 02-07刨花板有甲醛吗
- 02-05木托盘尺寸标准一般是多少
- 02-05木托盘生意太难做了
- 02-05木托盘和塑料托盘各有优缺点
- 06-08巴花是什么木材
- 06-07乌木是什么木头?为什么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乌木一方
- 03-31木制托盘的优缺点有哪些
- 03-31木托盘的优缺点分析
- 12-16橡胶木家具的优缺点有哪些
- 06-13阿尔及利亚年产5万m3刨花板薄板生产线成功调试
- 06-13欧盟对华硬木胶合板作出反倾销初裁
- 06-13中国港口原木库存下降,单月缩减约15万立方
- 06-12贺州八步区林业产业升级跑出 “加速度”
- 06-11海关总署:前5个月中国家具出口下滑7.1%!
- 11-09懒人毛毛虫沙发,舒适与美学的经典邂逅
- 04-19木皮烘干机 单板烘干机
- 04-12人工智能-AIGC
- 02-19压缩空气专用管路
- 05-13如何提高木皮利润:网络营销解决方案